国产精品视频h_亚洲精品456在线观看_亚洲不卡网_搜黄色一级片_国产操比视频_涩涩视频观看

(有效)省應急管理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應急管理局、人力社保局,省級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和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精神,結合我省防災減災、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管理工作實際,特制定《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并按規定組建相關職稱評審委員會,及時推動評審實施工作。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及時反饋省應急管理廳。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1年11月23日

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

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評價防災減災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防災減災領域人才選拔機制,促進防災減災領域技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結合實際,制定本評價條件。

第二條 本評價條件適用于我省從事防災減災基礎建設、防災減災技術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其中事業單位人員應按照評聘結合原則執行。

(一)防災減災基礎建設相關工作:指從事防災減災相關標準制修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應急物資儲備規劃,避災安置場所建設,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開發與推廣等工作。

(二)防災減災技術相關工作:指從事自然災害調查與評估,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指南、案例庫編制,防災減災規劃編制,自然災害減災和防治工程技術應用等工作。

第三條 按照本評價條件通過評審,獲得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表明其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和學術水平,是聘任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的重要依據。

第二章申報基本條件

第四條 申報人員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防災減災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術修養和敬業精神,積極為防災減災事業服務。

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4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任其他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防災減災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第六條 下列人員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從事專業工作滿 3年(學歷或學位取得前后從事防災減災領域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學歷或學位取得后從事專業工作須滿1年)。

(二)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者。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5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具有其他中級職務任職資格人員,需轉評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1年以上,且取得中級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與取得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累計5年以上。

(四)任其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防災減災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防災減災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五)不具備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學歷和資歷,但按本量化評價標準,其自評分達到規定分值,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第八條 取得以下標志性業績成果之一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員。

(二)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獲獎人員,或二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七),或三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五);市(廳)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三)。

(三)國際標準主導制定者(排名前七),或國家、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三)。

(四)省級以上專利金獎(排名前三),或專利銀獎(排名前二),或專利優秀獎(排名第一)獲獎人員。

第九條 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4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5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

第十條 申報評審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按照《浙江省應急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細則》規定完成繼續教育學習。

第三章評審條件

第十一條 申報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較系統地掌握防災減災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防災減災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了解防災減災領域國內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具有運用防災減災領域的理論和現有科研成果,進行防災減災技術服務,應急物資儲備規劃,避災安置場所建設,災害風險分析研判,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開發或推廣的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與成果

任助理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2.參與完成縣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3.參與完成縣級以上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報告8份以上,或參與完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區劃)報告4份以上。

4.參與縣級以上自然災害調查完成典型性調查評估報告、總結性調查評估報告4份以上,并通過審核。

5.參與完成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指南、案例庫或防災減災規劃編制3項以上,并推廣應用。

6.參與完成自然災害災情調查、核查3項以上,并形成調查報告。

7.參與3次以上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并形成相應的綜合分析報告。

8.參與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并參與省級以上減災示范社區的運行。

9.為主完成鄉鎮級以上避災安置場所或應急物資儲備評估、規劃、建設工作4項以上,并持續做好管理工作。

10.參與開發或推廣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成效顯著。

11.獲得防災減災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四)論文、著作條件

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過論文,或出版過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專著或譯著。

第十二條 申報防災減災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全面系統地掌握防災減災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練運用防災減災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具有跟蹤防災減災領域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工作經歷和能力之一:

1.具有縣級以上科研項目研究、開發或推廣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2.具有編寫防災減災領域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規程/規范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3.具有開展重大自然災害風險分析研判、總結,災情調查、核查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4.具有對自然災害致災因子風險分析、承災體綜合風險等級評估和多災種暴露分析、歷史災害調查分析,利用自然災害風險建模與評估技術,對區域自然災害進行綜合評估區劃的工作經歷與能力。

5.具有對較大自然災害防治與應急處置開展數據收集、現場調查、技術分析、效果評估,總結經驗與教訓,針對存在的短板與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6. 具有自然災害信息接收、綜合分析研判、報送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7.具有開展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認證、實施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8.具有開發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為主編制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防災減災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并頒布實施。

2.為主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防災減災科研項目2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或主持完成縣級以上防災減災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3.獲得市(廳)級科技成果獎三等獎以上。

4.為主完成縣級以上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報告15份以上,或綜合風險評估(區劃)報告10份以上。

5.主持完成縣級以上自然災害典型性調查評估報告、總結性調查評估報告5份以上(或為主完成7份以上),并通過審核。

6.主持完成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指南、案例庫或縣級以上防災減災總體規劃、避災安置場所、應急物資等專項規劃編制2項以上(或為主完成3項以上),并推廣應用。

7.為主完成自然災害災情調查、核查3項以上,并形成調查報告。

8.參與5次以上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并形成相應的綜合分析報告。

9.主持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持續運行省級以上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10.主持開發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或為主完成2項以上,成效顯著。

11.為主獲得防災減災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12.在防災減災工作中,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業績突出,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確認。

(四)論文、著作條件

任工程師期間,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至少1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2.為主編著并正式出版著作1部以上。

第四章附 則

第十三條 本評價條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含標志性業績成果)、科研成果、發明專利、繼續教育證明、論文論著等均與防災減災領域相關且為任現職或近5年以來取得,并需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

第十四條 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方式。高級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省防災減災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制定量化賦分標準,量化賦分標準和規定分值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適時調整。

第十五條 申報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評審資格,已通過評審的人員,取消其職務任職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任職資格證書,并從次年起3年內不得申報相應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一)偽造、變造證件、證明等申報材料的。

(二)有違紀違法行為仍在處理、處分、處罰階段或任現職后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在申報材料中未反映的。

(三)有其他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行為的。

第十六條 本評價條件中有關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

(一)國家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及相當級別的獎勵。

(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是指省政府、國務院相關部門或國家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三)市(廳)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市政府、省政府相關部門或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四)獲獎人員是指國家有關機構規定的獲獎項目、課題各等級內額定獲獎人員(有個人獲獎證書或文件)。

(五)“主持”是指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總體設計、論證的項目負責人或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為主”是指項目 (包括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排名前三的完成者(以項目計劃任務書或有關文件為準)。

(六)省、部級以上期刊是指省、部級以上專業學會(協會)或省、部級以上業務部門主辦的公開發行的有正式刊號的刊物。核心期刊是指屬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期刊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體系內的期刊。

(七)標志性業績成果中的獲獎專利是指發明專利。

(八)佐證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業績成果中地位、作用的書面證明材料。

(九)編著是指撰寫內容字數達到3萬字以上。

(十)“以上”均含本級或本數。

(十一)“年”均為周年。

第十七條 本評價條件由省應急管理廳、省人力社保廳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評價條件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標準.doc


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

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評價應急救援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應急救援領域人才選拔機制,促進應急救援領域技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結合實際,制定本評價條件。

第二條 本評價條件適用于我省從事應急救援管理與指揮、應急救援技術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其中事業單位人員應按照評聘結合原則執行。

(一)應急救援管理與指揮相關工作:指從事應急救援現場處置管理與應急指揮調度,應急救援標準制修訂,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應急救援演練評估等工作。

(二)應急救援技術相關工作:指從事陸地搜索與救援、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礦山(隧道)救援、水域搜索與救援、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森林火災撲救等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救援技術指導,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開發與推廣等工作。

第三條 按照本評價條件通過評審,獲得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表明其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和學術水平,是聘任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的重要依據。

第二章申報基本條件

第四條 申報人員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應急救援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術修養和敬業精神,積極為應急救援事業服務。

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4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獲得應急救援類技師職業資格后,從事應急救援工作3年以上。

(四)任其他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第六條 下列人員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從事專業工作滿3年(學歷或學位取得前后從事應急救援領域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學歷或學位取得后從事專業工作須滿1年)。

(二)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者。

第七條 取得以下業績成果之一的,可直接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應急救援領域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

(二)應急救援領域國家級一類技能競賽前五名、國家級二類技能競賽前三名。

(三)入選應急救援領域“拔尖技能人才”等人員。

(四)在應急救援技術領域做出較大貢獻或突出成就獲得省(部)級先進個人或個人三等功的人員。

第八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5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獲得應急救援類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后,從事應急救援工作4年以上。

(四)具有其他中級職務任職資格人員,需轉評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1年以上,且取得中級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與取得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累計5年以上。

(五)任其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應急救援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六)不具備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學歷和資歷,但按本量化評價標準,其自評分達到規定分值,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第九條 取得以下標志性業績成果之一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員。

(二)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獲獎人員,或二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七),或三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五);市(廳)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三)。

(三)國際標準主導制定者(排名前七),或國家、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三)。

(四)省級以上專利金獎(排名前三),或專利銀獎(排名前二),或專利優秀獎(排名第一)獲獎人員。

(五)應急救援領域世界技能大賽銀牌銅牌獲得者。

(六)入選應急救援領域 “杰出技能人才”等人員。

(七)在應急救援技術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或突出成就獲得個人二等功(記大功)以上者。

第十條 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4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5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

第十一條 申報評審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按照《浙江省應急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細則》規定完成繼續教育學習。

第三章評審條件

第十二條 申報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較系統地掌握應急救援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應急救援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了解應急救援領域國內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具有運用應急救援領域的理論和現有技術成果,開展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應急救援技術指導,或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開發或推廣的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與成果

任助理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2.作為救援隊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建筑物坍塌搜索與救援、或山地(繩索)救援、或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或礦山(隧道)救援、或水域搜索與救援、或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或森林火災撲救等相關救援工作8次以上(其中較大以上災害事故4次、或重大以上災害事故2次),應急救援分類詳見附件。

3.參與完成縣級以上總體應急預案或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編制5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4.參與組織策劃完成縣級以上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演練10項以上,并形成演練評估總結報告。

5.作為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技術人員,為社會公眾提供應急救援技術培訓、指導,累計授課300課時。

6.參與完成縣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7.參與開發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或參與成功推廣應用項目2項以上,成效顯著。

8.獲得市(廳)級以上應急救援競賽項目個人一等獎1項以上。

9.獲得應急救援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四) 論文、著作條件

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過論文,或出版過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專著或譯著。

第十三條 申報應急救援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全面系統地掌握應急救援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練運用應急救援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具有跟蹤應急救援領域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工作經歷和能力之一:

1.具有縣級以上應急救援科研項目研究、開發或推廣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2.具有編寫應急救援領域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規程/規范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3.具有豐富的應急救援工作實戰經驗,在應急救援現場風險研判、救援組織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

4.具有扎實的應急救援技術指導經驗,能有效提高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各類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

5.具有主持開展危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編制應急預案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6.具有組織策劃應急預案演練腳本編制、災害場景設置、演練效果評估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7.救援技術能力突出,在國家、省級、市級等各類應急救援技能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8.具有開發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為主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應急救援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并頒布實施。

2.獲得市(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三等獎以上。

3.在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中,作為應急救援隊伍指揮員或技術專家負責現場災情的動態研判、信息收集與處理、事故控制區域建立、應急處置方案制定及組織實施等全局全程工作,開展救援行動10次以上(其中較大以上災害事故5次或重大以上災害事故2次),并形成救援總結與評估報告。

4.主持完成縣級以上總體應急預案或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7項以上(或為主完成10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5.主持完成縣級以上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演練評估12項以上,并形成應急演練評估總結報告。

6.作為應急救援領域技術專家,為縣級以上相關部門組織的應急救援培訓提供應急救援理論及技術、技能指導,累計完成專業授課150課時。

7.為主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應急救援科研項目2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或主持完成縣級以上應急救援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8.為主開發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或為主成功推廣應用2項以上,成效顯著。

9.獲得省(部)級以上應急救援競賽項目個人獎項1項以上。

10.為主獲得應急救援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11.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救援經驗,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業績突出,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確認。

(四)論文、著作條件

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過2篇以上論文,或出版過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著或譯著。

第四章附 則

第十四條 本評價條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含標志性業績成果)、科研成果、發明專利、繼續教育證明、論文論著等均與應急救援領域相關且為任現職或近5年以來取得,并需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

第十五條 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方式。高級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省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制定量化賦分標準,量化賦分標準和規定分值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適時調整。

第十六條 申報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評審資格,已通過評審的人員,取消其職務任職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任職資格證書,并從次年起3年內不得申報相應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一)偽造、變造證件、證明等申報材料的。

(二)有違紀違法行為仍在處理、處分、處罰階段或任現職后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在申報材料中未反映的。

(三)有其他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行為的。

第十七條 本評價條件中有關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

(一)國家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及相當級別的獎勵。

(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是指省政府、國務院相關部門或國家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三)市(廳)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市政府、省政府相關部門或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四)獲獎人員是指國家有關機構規定的獲獎項目、課題各等級內額定獲獎人員(有個人獲獎證書或文件)。

(五)“主持”是指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總體設計、論證的項目負責人或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為主”是指項目 (包括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排名前三的完成者(以項目計劃任務書或有關文件為準)。

(六)省、部級以上期刊是指省、部級以上專業學會(協會)或省、部級以上業務部門主辦的公開發行的有正式刊號的刊物。核心期刊是指屬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期刊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體系內的期刊。

(七)標志性業績成果中的獲獎專利是指發明專利。

(八)佐證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業績成果中地位、作用的書面證明材料。

(九)編著是指撰寫內容字數達到3萬字以上。

(十)“以上”均含本級或本數。

(十一)“年”均為周年。

第十八條 本評價條件由省應急管理廳、省人力社保廳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評價條件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標準.doc

附件2:應急救援分類.doc

Copyright © 2022-2024 浙江泰達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28號樂富智匯園 浙ICP備17030206號 技術支持: 硅力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_亚洲成人黄色影院_一级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_天天久久综合_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无码区_美女下部隐私(不遮挡)_精品国产SM捆绑最大网免费站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_欧美黄色一级视频_久久精品亚洲国产奇米99_亚洲欧美日韩影院_亚洲精品欧美综合网_国产美女的第一次好痛在线观看_大内密探零零性性在线观看_五月天色视频 | 麻豆影视网_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岛国毛片在线观看_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_91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_法国性xxxx精品hd | 精品亚洲网_av艹逼_曰本一级毛片_在线视频一区少妇露脸福利在线_三级黄色在线看_欧洲亚洲精品在线_91av官网_午夜av免费观看 |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_亚洲精选久久久_古代春交性姿势K8_日产中文字幕一码_www.av在线视频_一级片短视频_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国产_精产国品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短剧_在线日韩在线_1区2区在线_永久免费高清av_seseavlu视频在线_另类国产_国产一区美女视频_老司机精品福利视频 | 91九色国产_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8_成人在线啊v_国产高清乱伦精品_精品在线视频一区_日韩视频网_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人妻熟女在线 | 穿越时空的少女免费观看动漫日语_国产野战无套av毛片_国产精品成人aaaaa网站_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_魔鬼部队高清国语免费观看_97精品免费公开在线视频_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_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网站_国产亚洲精品younv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一级淫_国产精品videossex_亚洲老司机av_麻豆影视大全_成人动漫入口 |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_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www久久无码天堂mv_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_中文天堂国产最新_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_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_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_亚洲国产一级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_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欧美三根一起进三p视频_国久久久久久_边吻奶边挵进去gif动态图 | 黄瓜av_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_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大全_草草影院永久在线观看_久久一区_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_bestialityvideo另类灌满 | 边啃奶边躁狠狠躁a片动图_懂色av一区二区_黄色片小视频_亚洲性无码AV在线观看_欧美成在线观看_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_久久r精品 |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观看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_成人午夜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对白叫床清晰在线播放_毛片网站在线免费观看_黄色在线视频网站_综合九九 | 亚洲激情91_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_妓女av导航福利_把女邻居弄到潮喷的性经历_国产人成免费视频_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不卡_日本免费a级片_亚洲人人在线 | 久久理论片_性色99_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_久久伊人青青草_91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天堂网WWW天堂在线_草比网站_www.中文字幕 | 爱操成人_超碰97公开_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_亚洲综合小视频_a级黄色免费网站_a级毛片免费观看完整_在野外被三个男人躁爽白浆视频_军歌嘹亮在线观看 | 97影院手机在线观看_欧美乱淫_亚洲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成色A片77777在线麻豆_久久99国产综合精合精品_骚虎av在线网站_色资源AV中文无码先锋_国产a1区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_99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老湿机_亚洲天堂亚洲天堂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_亚洲国产人成自久久国产_国产成人尤物在线视频_可以免费观看的一级毛片_欧美成天堂网地址 |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_99国产这里只有精品视频播放_奇米视频在线_免费黄看片_女人本色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_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 97超碰中文字幕久久精品_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中出精品_黄色一级片看看_伊波拉病毒黄秋生_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_法国a级情欲片性船_久久久久91视频_国产精品白丝久久av网站 | 思思99热久久精品在线6_久久久网页_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_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香蕉国产线_日韩三区免费_日本免费在线看片_91蜜桃婷婷狠狠久久综合9色 | 日韩二区在线播放_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_久久欧美精品_麻豆一区二区在线_欧美综合久久_久久综合亚洲色1080P_日韩字幕在线_国产a级一级 18禁男女无遮挡啪啪网站_黄色a级免费观看_奇米成人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插插综合视频_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_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在线播放_免费播放黄色_午夜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黄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久热_亚洲午夜成人片_亚洲成人一级毛片_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_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岛_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_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_草草草影院_黄色精品在线观看_yy8840私人影院的在线_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不卡蜜臀_午夜小影院_欧美精品亚洲_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_精品国产网址_xvideos一色全网免费视频_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 婷婷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区_tube8欧美大屁股xxxx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_久草在线新体验_一级毛片在线a_交换一乱一性一爱_日韩亚洲国产中文永久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_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口爆_欧州办公室内射美女_SAO货腿张开JI巴CAO死我_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播放_欧美丝袜丝交足nylons视频_九九久久视频_亚洲国产清纯系在线观看 www日本xx_gay亚洲男男gv在线观看网站_99pao在线视频国产_国产精品亚洲网站_黄色一级大片在线免费看国产一_自慰系列无码专区_国产乱free国语对白_中文字幕综合 | 40集连续剧免费播放_91c网站色版视频_玖爱在线视频_九色91在线视频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额_国产精品高潮久久久久久无码_欧美+亚洲+精品+三区_亚洲免费av在线 | 9porny九色视频自拍_色WWW永久免费视频_亚洲激情久久久_日本伊人影院_WWW色情成人免费视频_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_国产精品8888_请别相信她免费观看高清章若楠 | 国产小视频网址_奇米影视四色狠狠888俺去啦_欧美在线一二三四_91短视频官网_av播播_少妇一级淫片aaaaaaaaa_手机看片毛片日韩免费观看_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91网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_G国产精品无马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AV色吊丝无码_韩国一级大片_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04 | 思思99热久久精品在线6_久久久网页_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_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香蕉国产线_日韩三区免费_日本免费在线看片_91蜜桃婷婷狠狠久久综合9色 | 人与性动交ⅩXXXB_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_大胸美女白丝被到流水软件_国产精品黄网在线播放_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_7777免费精品视频_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88av_成人在线91 | 中国老熟妇XXXXX_av日韩免费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_国产一级性生活_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一区_国产成人综合av | 思思99热久久精品在线6_久久久网页_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_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香蕉国产线_日韩三区免费_日本免费在线看片_91蜜桃婷婷狠狠久久综合9色 | xxxx漂亮少妇hdxxxx_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手机_青青草手机在线观看_人妻激情另类乱人伦人妻_狠狠色狠狠色88综合日日91_有码在线_日韩av综合_好爽好痛好湿好硬视频免费 | 中出欧美_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_怡红院成免费人视频_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大片_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_秋霞网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111_亚洲国产精品精品 | 国产村民一二三区_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_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_天天干天天透_日韩免费特黄一二三区_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视频_国产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_麻豆国产在线视频_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_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无需安装_久久伊人少妇熟女大香线蕉_在线不卡中文字幕一区_欧美大胆丰满熟妇XXBB_国产精品久久中文 |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_四房播播在线观看_狼群社区视频www中文_美欧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_亚洲专区一区_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_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简单av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