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h_亚洲精品456在线观看_亚洲不卡网_搜黄色一级片_国产操比视频_涩涩视频观看

(有效)省應急管理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應急管理局、人力社保局,省級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和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精神,結合我省防災減災、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管理工作實際,特制定《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并按規定組建相關職稱評審委員會,及時推動評審實施工作。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及時反饋省應急管理廳。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1年11月23日

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

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評價防災減災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防災減災領域人才選拔機制,促進防災減災領域技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結合實際,制定本評價條件。

第二條 本評價條件適用于我省從事防災減災基礎建設、防災減災技術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其中事業單位人員應按照評聘結合原則執行。

(一)防災減災基礎建設相關工作:指從事防災減災相關標準制修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應急物資儲備規劃,避災安置場所建設,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開發與推廣等工作。

(二)防災減災技術相關工作:指從事自然災害調查與評估,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指南、案例庫編制,防災減災規劃編制,自然災害減災和防治工程技術應用等工作。

第三條 按照本評價條件通過評審,獲得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表明其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和學術水平,是聘任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的重要依據。

第二章申報基本條件

第四條 申報人員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防災減災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術修養和敬業精神,積極為防災減災事業服務。

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埔陨蠈W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4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任其他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防災減災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第六條 下列人員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從事專業工作滿 3年(學歷或學位取得前后從事防災減災領域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學歷或學位取得后從事專業工作須滿1年)。

(二)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者。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5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具有其他中級職務任職資格人員,需轉評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1年以上,且取得中級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與取得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累計5年以上。

(四)任其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防災減災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防災減災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五)不具備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學歷和資歷,但按本量化評價標準,其自評分達到規定分值,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第八條 取得以下標志性業績成果之一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員。

(二)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獲獎人員,或二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七),或三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五);市(廳)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三)。

(三)國際標準主導制定者(排名前七),或國家、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三)。

(四)省級以上專利金獎(排名前三),或專利銀獎(排名前二),或專利優秀獎(排名第一)獲獎人員。

第九條 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4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5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

第十條 申報評審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按照《浙江省應急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細則》規定完成繼續教育學習。

第三章評審條件

第十一條 申報防災減災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較系統地掌握防災減災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防災減災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了解防災減災領域國內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具有運用防災減災領域的理論和現有科研成果,進行防災減災技術服務,應急物資儲備規劃,避災安置場所建設,災害風險分析研判,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開發或推廣的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與成果

任助理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2.參與完成縣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3.參與完成縣級以上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報告8份以上,或參與完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區劃)報告4份以上。

4.參與縣級以上自然災害調查完成典型性調查評估報告、總結性調查評估報告4份以上,并通過審核。

5.參與完成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指南、案例庫或防災減災規劃編制3項以上,并推廣應用。

6.參與完成自然災害災情調查、核查3項以上,并形成調查報告。

7.參與3次以上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并形成相應的綜合分析報告。

8.參與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并參與省級以上減災示范社區的運行。

9.為主完成鄉鎮級以上避災安置場所或應急物資儲備評估、規劃、建設工作4項以上,并持續做好管理工作。

10.參與開發或推廣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成效顯著。

11.獲得防災減災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四)論文、著作條件

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過論文,或出版過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專著或譯著。

第十二條 申報防災減災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全面系統地掌握防災減災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練運用防災減災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具有跟蹤防災減災領域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工作經歷和能力之一:

1.具有縣級以上科研項目研究、開發或推廣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2.具有編寫防災減災領域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規程/規范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3.具有開展重大自然災害風險分析研判、總結,災情調查、核查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4.具有對自然災害致災因子風險分析、承災體綜合風險等級評估和多災種暴露分析、歷史災害調查分析,利用自然災害風險建模與評估技術,對區域自然災害進行綜合評估區劃的工作經歷與能力。

5.具有對較大自然災害防治與應急處置開展數據收集、現場調查、技術分析、效果評估,總結經驗與教訓,針對存在的短板與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6. 具有自然災害信息接收、綜合分析研判、報送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7.具有開展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認證、實施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8.具有開發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為主編制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防災減災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并頒布實施。

2.為主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防災減災科研項目2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或主持完成縣級以上防災減災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3.獲得市(廳)級科技成果獎三等獎以上。

4.為主完成縣級以上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報告15份以上,或綜合風險評估(區劃)報告10份以上。

5.主持完成縣級以上自然災害典型性調查評估報告、總結性調查評估報告5份以上(或為主完成7份以上),并通過審核。

6.主持完成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指南、案例庫或縣級以上防災減災總體規劃、避災安置場所、應急物資等專項規劃編制2項以上(或為主完成3項以上),并推廣應用。

7.為主完成自然災害災情調查、核查3項以上,并形成調查報告。

8.參與5次以上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并形成相應的綜合分析報告。

9.主持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持續運行省級以上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10.主持開發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或為主完成2項以上,成效顯著。

11.為主獲得防災減災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12.在防災減災工作中,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業績突出,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確認。

(四)論文、著作條件

任工程師期間,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至少1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2.為主編著并正式出版著作1部以上。

第四章附 則

第十三條 本評價條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含標志性業績成果)、科研成果、發明專利、繼續教育證明、論文論著等均與防災減災領域相關且為任現職或近5年以來取得,并需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

第十四條 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方式。高級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省防災減災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制定量化賦分標準,量化賦分標準和規定分值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適時調整。

第十五條 申報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評審資格,已通過評審的人員,取消其職務任職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任職資格證書,并從次年起3年內不得申報相應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一)偽造、變造證件、證明等申報材料的。

(二)有違紀違法行為仍在處理、處分、處罰階段或任現職后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在申報材料中未反映的。

(三)有其他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行為的。

第十六條 本評價條件中有關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

(一)國家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及相當級別的獎勵。

(二)。ú浚┘壙萍汲晒勈侵甘≌鴦赵合嚓P部門或國家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三)市(廳)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市政府、省政府相關部門或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四)獲獎人員是指國家有關機構規定的獲獎項目、課題各等級內額定獲獎人員(有個人獲獎證書或文件)。

(五)“主持”是指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總體設計、論證的項目負責人或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為主”是指項目 (包括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排名前三的完成者(以項目計劃任務書或有關文件為準)。

(六)省、部級以上期刊是指省、部級以上專業學會(協會)或省、部級以上業務部門主辦的公開發行的有正式刊號的刊物。核心期刊是指屬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期刊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體系內的期刊。

(七)標志性業績成果中的獲獎專利是指發明專利。

(八)佐證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業績成果中地位、作用的書面證明材料。

(九)編著是指撰寫內容字數達到3萬字以上。

(十)“以上”均含本級或本數。

(十一)“年”均為周年。

第十七條 本評價條件由省應急管理廳、省人力社保廳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評價條件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浙江省防災減災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標準.doc


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

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評價應急救援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應急救援領域人才選拔機制,促進應急救援領域技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結合實際,制定本評價條件。

第二條 本評價條件適用于我省從事應急救援管理與指揮、應急救援技術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其中事業單位人員應按照評聘結合原則執行。

(一)應急救援管理與指揮相關工作:指從事應急救援現場處置管理與應急指揮調度,應急救援標準制修訂,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應急救援演練評估等工作。

(二)應急救援技術相關工作:指從事陸地搜索與救援、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礦山(隧道)救援、水域搜索與救援、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森林火災撲救等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救援技術指導,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開發與推廣等工作。

第三條 按照本評價條件通過評審,獲得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表明其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和學術水平,是聘任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的重要依據。

第二章申報基本條件

第四條 申報人員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應急救援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術修養和敬業精神,積極為應急救援事業服務。

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埔陨蠈W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4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獲得應急救援類技師職業資格后,從事應急救援工作3年以上。

(四)任其他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第六條 下列人員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從事專業工作滿3年(學歷或學位取得前后從事應急救援領域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學歷或學位取得后從事專業工作須滿1年)。

(二)具有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者。

第七條 取得以下業績成果之一的,可直接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應急救援領域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

(二)應急救援領域國家級一類技能競賽前五名、國家級二類技能競賽前三名。

(三)入選應急救援領域“拔尖技能人才”等人員。

(四)在應急救援技術領域做出較大貢獻或突出成就獲得省(部)級先進個人或個人三等功的人員。

第八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5年以上。

(二)獲得相應理、工、農、醫學科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2年以上。

(三)獲得應急救援類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后,從事應急救援工作4年以上。

(四)具有其他中級職務任職資格人員,需轉評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實際聘任工程師職務1年以上,且取得中級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與取得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后的任職年限累計5年以上。

(五)任其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因崗位變動,需轉評應急救援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從事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

(六)不具備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學歷和資歷,但按本量化評價標準,其自評分達到規定分值,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第九條 取得以下標志性業績成果之一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

(一)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員。

(二)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獲獎人員,或二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七),或三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五);市(廳)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主要獲獎人員(排名前三)。

(三)國際標準主導制定者(排名前七),或國家、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三)。

(四)省級以上專利金獎(排名前三),或專利銀獎(排名前二),或專利優秀獎(排名第一)獲獎人員。

(五)應急救援領域世界技能大賽銀牌銅牌獲得者。

(六)入選應急救援領域 “杰出技能人才”等人員。

(七)在應急救援技術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或突出成就獲得個人二等功(記大功)以上者。

第十條 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4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申報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近5年年度考核為合格(或稱職)以上等次。

第十一條 申報評審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按照《浙江省應急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細則》規定完成繼續教育學習。

第三章評審條件

第十二條 申報應急救援領域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較系統地掌握應急救援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應急救援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了解應急救援領域國內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具有運用應急救援領域的理論和現有技術成果,開展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應急救援技術指導,或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開發或推廣的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與成果

任助理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2.作為救援隊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建筑物坍塌搜索與救援、或山地(繩索)救援、或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或礦山(隧道)救援、或水域搜索與救援、或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或森林火災撲救等相關救援工作8次以上(其中較大以上災害事故4次、或重大以上災害事故2次),應急救援分類詳見附件。

3.參與完成縣級以上總體應急預案或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編制5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4.參與組織策劃完成縣級以上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演練10項以上,并形成演練評估總結報告。

5.作為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技術人員,為社會公眾提供應急救援技術培訓、指導,累計授課300課時。

6.參與完成縣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7.參與開發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或參與成功推廣應用項目2項以上,成效顯著。

8.獲得市(廳)級以上應急救援競賽項目個人一等獎1項以上。

9.獲得應急救援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四) 論文、著作條件

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過論文,或出版過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專著或譯著。

第十三條 申報應急救援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應達到的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

全面系統地掌握應急救援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練運用應急救援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具有跟蹤應急救援領域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二)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能力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工作經歷和能力之一:

1.具有縣級以上應急救援科研項目研究、開發或推廣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2.具有編寫應急救援領域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規程/規范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3.具有豐富的應急救援工作實戰經驗,在應急救援現場風險研判、救援組織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

4.具有扎實的應急救援技術指導經驗,能有效提高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各類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

5.具有主持開展危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編制應急預案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6.具有組織策劃應急預案演練腳本編制、災害場景設置、演練效果評估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7.救援技術能力突出,在國家、省級、市級等各類應急救援技能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8.具有開發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三)專業技術工作業績

任工程師期間,應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為主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應急救援標準/規程/規范1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并頒布實施。

2.獲得市(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三等獎以上。

3.在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中,作為應急救援隊伍指揮員或技術專家負責現場災情的動態研判、信息收集與處理、事故控制區域建立、應急處置方案制定及組織實施等全局全程工作,開展救援行動10次以上(其中較大以上災害事故5次或重大以上災害事故2次),并形成救援總結與評估報告。

4.主持完成縣級以上總體應急預案或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7項以上(或為主完成10項以上),并頒布實施。

5.主持完成縣級以上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演練評估12項以上,并形成應急演練評估總結報告。

6.作為應急救援領域技術專家,為縣級以上相關部門組織的應急救援培訓提供應急救援理論及技術、技能指導,累計完成專業授課150課時。

7.為主完成設區市(廳)級以上應急救援科研項目2項以上(省<部>級以上排名前五),或主持完成縣級以上應急救援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評審、驗收。

8.為主開發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方法等項目1項以上;或為主成功推廣應用2項以上,成效顯著。

9.獲得。ú浚┘壱陨蠎本仍傎愴椖總人獎項1項以上。

10.為主獲得應急救援領域相關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以上。

11.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救援經驗,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業績突出,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確認。

(四)論文、著作條件

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或省、部級以上專業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過2篇以上論文,或出版過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著或譯著。

第四章附 則

第十四條 本評價條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含標志性業績成果)、科研成果、發明專利、繼續教育證明、論文論著等均與應急救援領域相關且為任現職或近5年以來取得,并需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

第十五條 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方式。高級工程師評審主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省應急救援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制定量化賦分標準,量化賦分標準和規定分值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適時調整。

第十六條 申報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評審資格,已通過評審的人員,取消其職務任職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任職資格證書,并從次年起3年內不得申報相應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一)偽造、變造證件、證明等申報材料的。

(二)有違紀違法行為仍在處理、處分、處罰階段或任現職后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在申報材料中未反映的。

(三)有其他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行為的。

第十七條 本評價條件中有關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

(一)國家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及相當級別的獎勵。

(二)。ú浚┘壙萍汲晒勈侵甘≌、國務院相關部門或國家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三)市(廳)級科技成果獎是指市政府、省政府相關部門或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的相關協會設立的科技或技術類獎項。

(四)獲獎人員是指國家有關機構規定的獲獎項目、課題各等級內額定獲獎人員(有個人獲獎證書或文件)。

(五)“主持”是指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總體設計、論證的項目負責人或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為主”是指項目 (包括國家級科技項目子課題)排名前三的完成者(以項目計劃任務書或有關文件為準)。

(六)省、部級以上期刊是指省、部級以上專業學會(協會)或省、部級以上業務部門主辦的公開發行的有正式刊號的刊物。核心期刊是指屬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期刊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體系內的期刊。

(七)標志性業績成果中的獲獎專利是指發明專利。

(八)佐證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業績成果中地位、作用的書面證明材料。

(九)編著是指撰寫內容字數達到3萬字以上。

(十)“以上”均含本級或本數。

(十一)“年”均為周年。

第十八條 本評價條件由省應急管理廳、省人力社保廳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評價條件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浙江省應急救援領域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標準.doc

附件2:應急救援分類.doc

Copyright © 2022-2024 浙江泰達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28號樂富智匯園 浙ICP備17030206號 技術支持: 硅力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俄罗斯美女肛交内射WWWC〇M_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_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DVD_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操夜夜草_亚洲综合一区自偷自拍_国产在线观看成人_在线免费av网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2021_91久久老司机福利精品网_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在线观看_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_999久久久精品视频_无码AV永久免费专区麻豆_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_亚洲人成人天堂 | 中国av免费看_亚洲综合在线第一页_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点吃奶_日本a大片_四川少妇BBB凸凸凸BBB按摩_亚洲第一视频网_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狠狠做五月_成人免费黄色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亚洲欧美精品久久_久久久999国产_亚洲国产精品无码7777一线_有码av在线_日韩精品区_亚洲第一色片_免费va欧美在线观看 | 兔子先生节目在线观看_gogogo高清在线播放韩国_林ゆな中文字幕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不卡_一二三四影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91亚洲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_成人在线午夜视频_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好男人网站www久久久_久久国产美女_国产性xxx_国产网站一区_69福利网_四虎在线网站_日韩综合一区_av高清在线看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麻豆_少妇p毛又多水又大又黑_超碰91人人_segui88久久综合_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麻_色多多污_四虎www4hv | 91视频免费看网站_300部国产真实乱_国产麻豆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99久久久精品免费毛片_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_最好的2019中文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又黄又爽又色的免费视频白丝_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 www.四虎在线_我才12因啪啪就破了处怎么办_中文字幕高清免费日韩视频在线_国产猛男GAYB0Y1069麻豆_最新日韩精品_永久免费的hs网站_国产亚洲妇女在线视频_日日激情 | 穿越时空的少女免费观看动漫日语_国产野战无套av毛片_国产精品成人aaaaa网站_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_魔鬼部队高清国语免费观看_97精品免费公开在线视频_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_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视频aaa_日本19禁啪啪免费观看www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www._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欢迎你_亚洲精品50p_av无码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_91一区在线 | 19禁国产精品福利视频_www黄在线观看_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_97超碰国产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日_成人免费无码A毛片_青青草在久久免费久久免费_国产午夜性春猛交ⅹxxx | 亚洲91网_成人影院网站ww555久久精品_日本在线观看视频一区_国产一级第一级毛片_jizzjizz日本护士视频_久久99精品国产91久久来源_久久久av免费观看_免费看久久久 | 密室大逃脱第三季免费观看高清_久久国产亚洲中文字幕_欧美成人gv在线观看_国产一级淫片91aaa激情_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_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_亚洲成av片人久久久 | 亚洲天堂久久久久_野花社区wwW高清视频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国产日韩_久久破处_国产精品成人嫩草影院_国产老片播放_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_凹凸精品视频分类视频 |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_久久在线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的番外_av中文字幕网站_www.xxx久久_成本大片免费播放网站_妖精森林的救世主动漫在线观看 | 日本aaaaaa_久久看人人爽人人_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9_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hd_成人羞羞国产免费动态_欧美另类videos极品hd_日本人配人免费视频人_99久久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99一区二区激情免费看_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_久久网站视频_天天摸夜夜添久久精品_日本深夜福利视频_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高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88av导航 | 亚洲欧美va_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_国产精品第五页_成年大片免费视频播放二级_青青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国内激情视频在线观看_熟女少妇a性色生活片毛片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红桃小说 | 亚洲精品国产偷五月天丁香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精品_人人看91视频_亚洲AV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春色影视_丝袜美腿亚洲一区_午夜91_亚洲大尺度AV无码专区中文 | 国产精品嫩草影视久久久_日本精品一区视频_日韩成人一二三_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_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_a毛片免费看_毛片免费观看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_伊人55yiren综合开心_天天操天天拍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_亚洲精品午夜aaa久久久_日本手机在线视频_热99精品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国产精华液_国产91在_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_99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_91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_日韩有码第一页 | 亚洲精品hd_亚洲天堂伊人网_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软件_成年人黄色片_中国特黄视频_五月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人妻_日韩综合_日本超碰在线观看 | 日夜操天天干_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_国产一性一爱一乱一交_亚洲永久视频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_亚洲一级免费视频_m豆传媒在线链接观看_人人天天夜夜 | 国产私人影院_8090成人午夜精品无码_久草网av_99产精品成人啪免费网站_噜啊噜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福利_九九视频精品在线观看_91视频免费进入 | 一级肉体全黄裸片免费观看_免费观看成年人网站_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_国产精品黄色小视频_999九九九久久久_51自拍视频_国产午精品午夜福利757视频播放_日本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 午夜成熟看A级毛片_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_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夜夜天天操_国产爆乳成AV人在线播放_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91呻吟求_av免费看网站 | ass年轻少妇bbwpic精品_中文在线中文资源_人妻少妇波多野结衣黑人_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_国产首页在线_a极毛片_一级毛片视频播放_欧美JIZZ18性欧美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66_毛片性做爰aaaaa_中国产一级毛片_日日操夜夜添_九九热线视频精品99_日韩视频一级_黄色国产在线_日本xxxx10 | 亚洲永久精品一区_亚洲精品永久免费_一本大道伊人久久综合_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动漫_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_超碰网站在线观看_日日日视频_成人做受黄大片 | 中文字幕二三区不卡_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_午夜男女爽爽影院a片免费_日本爽快片视频_亚洲美日韩_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_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在线国产小视频 |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不卡_久久成人午夜视频_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爱_成人av福利_高清久久久久久_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_久久先锋男人AV资源网站_91在线中文 |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_911久久久_免费精品一区_日本乱人伦视频_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hd_91视频黄版_亚洲精品免费网站_久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 | 边啃奶边躁狠狠躁a片动图_懂色av一区二区_黄色片小视频_亚洲性无码AV在线观看_欧美成在线观看_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_久久r精品 | 日韩二区在线播放_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_久久欧美精品_麻豆一区二区在线_欧美综合久久_久久综合亚洲色1080P_日韩字幕在线_国产a级一级 18禁男女无遮挡啪啪网站_黄色a级免费观看_奇米成人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插插综合视频_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_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在线播放_免费播放黄色_午夜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体验区在线_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_国产九九久久_国产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_淫片网站_少妇人妻一级a毛片_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_1769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益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_1313午夜精品理论片_综合爱爱网_纯肉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3d_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_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_亚洲七七久久桃花影院_国产91色在线亚洲 | 国产美女自拍视频_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_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_日韩国产高清在线观看_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_日本成人一二三区_火之迷恋三级无删减视频_69视频污 | 99r在线播放_欧美成人高清在线_a级黄色网_亚洲一二三av_国产精品日本亚洲欧美_日本a级在线_粉嫩精品av久久久久久久_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 | 白浆av导航_菲律宾一级片_牛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黑人_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九色一区二区_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_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成人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_黄色片免费在线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导航_曰本性l交片视频视频_国产在线视频xxx_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_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动漫 |